搜索 | 注册
现代机床杂志 2024 第一期

订阅电话:010-80335298
台湾治盛科技G-TOP 昆山雷柏士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维香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欧诺威数控刀具有限公司 四川泰刕斯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常州埃特法斯工具有限公司 北京科勘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昆山涵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东莞市双利刀具有限公司 泰劦斯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洛友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苏氏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诺伊数控工具 上海翔驰刀具有限公司 德州凯狮商贸有限公司 东莞市川润数控刀具有限公司
首页 » 技术前沿 » 曹帅军等10名职工获评首届“昆明工匠”

曹帅军等10名职工获评首届“昆明工匠”

工匠是一个社会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工匠精神”是一个企业、一个产业乃至一个国家强盛的重要力量。为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劳模精神以及对产品精雕细琢、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鼓励职工传承优秀技术、技能,努力造就一支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国际化高素质职工队伍,引导全市职工立足本职、钻研技术、建功立业,同时结合省总工会“一活动一工程”相关要求,昆明市总工会联合昆明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全市职工中展开了“昆明工匠”推荐申报工作。
经过前期基层单位推荐,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43名职工获得推荐,经昆明市总工会与市国资委、市工信委、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科协等6家单位组成的专家评审组评审后,来自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国投置业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曹帅军等10名职工获评首届“昆明工匠”,并于4月28日在昆明市庆祝五一大会上受到命名表彰,其中部分工匠进行了现场技艺展示。
  
  “昆明工匠”的评选活动,在助推昆明市深入开展“一活动一工程”、引导职工主动服务和融入全市经济发展新常态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上对“昆明工匠”事迹的宣传,在全市掀起了学习“工匠精神”,实现职工价值的风潮。
  
  附件:“昆明工匠”事迹介绍
  
  1、曹帅军
  
  1981年2月生,汉族,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国投置业有限公司高级技师。2003年10月设计安装BOPP生产线送料系统罗茨风机采用变频控制改造,把现代变频技术运用于实际;2004年凭借对国内UNIX系统终端先进科学技术的了解情况,大胆提出国产化改造,迅速将这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用3千元的国产配件就取代了10多万元的进口配件;2013年提出物业小区和写字楼公共照明LED灯节能降耗改造项目,年节电100多万元。2005—2015年先后进行“空压机无人值守技术改造”、“自制可控硅调压装置在线处理550KW大功率直流电机绝缘不够”、“中水节能改造”、“喷灌系统节能改造”、“LED灯节能改造”等,各种技术革新50多项。
  
  2、陈永
  
  1976年6月生,汉族,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试验试制及设备组组长。其设计的“一种双顶置凸轮轴正时定位工装”有效解决了发动机正时机构安装困难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发动机装配效率与准确率,在新型柴油机大批量的生产装配中得应用。在发动机试验台架上实现模拟打气泵、空调、助力转向泵等附件在汽车上的实际运转工况。提早发现发动机潜在缺陷与故障,极大缩短了开发时间,节省了试验开发成本;编制了企业的《试验样机装配作业指导书》、《试验样机拆检作业指导书》、《发动机试验岗位安全作业指导书》、《发动机故障迅速诊断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广泛使用,提高了企业作业标准化。
  
  3、陈玉龙
  
  1963年4月生,汉族,昆明市斑铜厂有限公司斑铜精珍品制作组指定精珍品制作人。自1979年招入昆明市工艺美术厂斑铜车间,37年来一直致力于“云南斑铜”工艺精品的制作和传统技艺的整理传承发扬。擅长于“云南斑铜”和“乌铜走银”传统工艺,能独立完成“云南斑铜”整个工艺流程,其三十多年对“云南斑铜”的继承、实践与及对传统金属制作技艺的探索融合,他在传统“云南斑铜”工艺的加工技术基础上,结合贵重金属工艺品镂、鉴、镶、错等加工技术,探索创新了“云南斑铜”精加工制作技术,同时将云南另一项传统手工艺“乌铜走银”应用到斑铜制作当中,使制作“云南斑铜”工艺品更加“精美”,从工艺技术含量和应用材质上提升了“云南斑铜”工艺品的价值空间。
  
  4、方秀丽
  
  1963年10月生,汉族,云南三环中化化肥有限公司质检部技术经济组组长,化工分析工程师。具有高超职业技能,积极投身于企业的技术改进与创新,在“磷酸二铵产品外观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用”、“藻类、泥沙混合水体净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低品位磷矿在大型湿法磷酸生产中的优化运用”、大型磷铵装置NPS工业生产等项目的创新中,获得一项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上述项目的生产化应用为企业创造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个人研究成果——磷肥行业低品矿的运用、磷肥产品外观质量的控制、新型产品的NPS的工业化生产技术应用,对昆明、云南省乃至化工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做为主要起草人,参与编写了国家标准《肥料级商品磷酸》(HG/T3826-2006)、云南省地方标准《磷矿石磷、镁、铁、铝、硅、钙、钾、钠、氧化物含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DB53/T574—2014),上述标准的建立,满足了国内、国际市场和使用要求,同时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
  
  5、刘廷举
  
  1965年5月生,汉族,云南围棋厂生产车间主管。其本人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子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热衷于围棋生产工艺,经过多年对围棋生产工艺的研究和实践,凭借着对生产工艺知识的深入研究和积累,他点制的云子质地细腻玉润,色泽晶莹柔和,坚而不脆,沉而不滑。有着二十多年的云子点制经验的他通过着娴熟的滴子工艺手法,能滴制云子所有产品,目前要滴制高档精品子。他同时还是企业研发小组成员,通过钻研攻克了A型单面凸云子色泽差异、有纹理等工艺难题,参与开发的双面凸云子成型模具项目获得了国家专利。
  
  6、牛犇
  
  1954年6月生,汉族,昆明锅炉有限责任公司焊培中心主任,高级技师。曾荣获“全国优秀焊接能手”、云南省技术创新能手,首届“春城人才奖”及第一届“昆明市名匠”称号获得者。精通焊接中所有方法及操作技能,在实际工作中能解决所有焊接技术方面的问题。参与编制“单面焊双面成型操作技术”、独立完成企业内焊接工艺及作业指导书编制,在焊接这一门传统而又现代的加工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其在试制产品过程中根据产品焊接结构的不同特点,同时把有关的工装夹具设计并制作出来,为以后投入批量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并提高了工效和操作性。共完成了焊丝自动装盘机、焊剂回收器、埋弧自动焊光电指示器、Φ219大管封头组装夹、新型油炉环型大管对接组装夹及平面焊接架、小管对接焊接夹,并根据焊工考试对焊接试板空间位置要求的不同设计并制作了移动可调式万能焊接架。
  
  7、唐天明
  
  1980年4月生,汉族,中建商品混凝土云南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其参与的《预拌混凝土绿色集成技术》研究,该技术经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成果为国际首创,指引国内混凝土行业由传统资源消耗型产业向绿色环保型产业升级;参与了武汉火车站高速铁路站房高性能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完成了第一个百年耐久性设计的铁路混凝土的施工浇筑任务;主持并完成昆明西山万达广场C80低粘自密实机制砂混凝土的研制与工程应用,该技术经云南省科技厅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针对云南地区掺合料品质差,积极探索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如磷渣粉、增效剂、石灰石粉、钢渣粉等,目前已完成磷渣粉和增效剂的应用。
  
  8、祖玉兰
  
  1964年11月生,汉族,昆明祖玉兰刺绣艺术中心负责人,昆明市巾帼创新带头人。她创办“刺绣艺术中心”,致力于创新刺绣艺术,探索云南特色刺绣技法和各地特色刺绣技法的融合,传承并发展“滇绣”艺术,使其发扬光大。通过不断的求学,她创新性地将“中国四大名绣”技法与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刺绣工艺及民族文化元素有机融合,率先开拓出自成一体的“祖氏滇绣画”,其绣品精美升华、独具一格刷新了刺绣艺术新的种类。尤以双面异样异色绣、人物绣和美术、摄影作品仿真绣著称,被誉为刺绣界的混血儿。
  
  9、郑淮和
  
  1952年9月生,汉族,昆明昆开专用数控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2005年全国劳模。他长期从事机械加工和母线加工机的研发设计工作,多次带领研发团队承担国家级、省级的创新基金项目,并高质量完成验收指标,顺利通过相关专家组的验收。他怀着将工作干好的信念用心在工作,在不同的工作岗位都能对生产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思考,琢磨办法、琢磨材料、琢磨工时、琢磨工艺,不断的完善现在技术和产品。1989年全国第一台三工位母线工机械——液压母线折弯机在昆明开关厂研制成功,郑淮和同志获得了第一项专利授权——《母线折弯机》专利。该项发明的实现,经云南省机械厅鉴定得出结论:开创了一个新的产业,填补了我国母线加工无专用机械的空白。以昆明开关厂技协为主体成立的昆开数控公司在郑淮和同志的带领下,较好的实现了发展目标。他个人共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3项,其中在保护期内的授权实用新型有17项。
  
  10、张松
  
  1977年9月生,汉族,云南CY集团有限公司大件制造单元数控龙门铣床操作工,加工中心组组长,公司首席技师,第22届昆明市劳动模范。从业20年来,他一直严守着质量意识、超群的技能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心,严格坚持“三自三检”的工作原则,由其负责加工的零件合格率始终保持100%;生产中斜床身二次装夹难以复位,不能保证加工精度,凭借20年的经验积累,他能够把精度精准复位在0.005mm内,保证二次装夹的加工精度;他提出增加工艺面的方法,有效解决了沈阳西斯3.5米立车的横滑板、竖滑板、滑枕和刀库转盘的加工困难问题,保证了整机精度;通常孔加工以钻、扩、镗、铰等工序为主,经其转变加工理念,钻完之后,直接用铣刀,“以铣代镗”,把孔加工到半精加工0.03mm左右,直接就可以精镗到位,节约换刀时间,极大提升了效率。

来源:网络投稿 报道:于小通
广东钶锐锶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全鑫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丞洋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深圳市金汇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迈萃斯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诺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凯柏精密机械(嘉兴)有限公司
东莞市盛鸣鸿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台中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广东正代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惠州市德瑞科机械有限公司
安微力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德湾数控机床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钜瑞工具有限公司
广州台茂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市凯博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精霸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营销服务| 人才招聘|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京ICP备14047549号-1 Copyright©2001-2014 mmtol.com.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