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注册
现代机床杂志 2024 第一期

订阅电话:010-80335298
台湾治盛科技G-TOP 昆山雷柏士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维香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欧诺威数控刀具有限公司 四川泰刕斯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常州埃特法斯工具有限公司 北京科勘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昆山涵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工博会 泰劦斯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洛友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苏氏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诺伊数控工具 上海翔驰刀具有限公司 德州凯狮商贸有限公司 东莞市川润数控刀具有限公司
首页 » 企业动态 » 国产机器人核心部件依赖进口 核心技术需寻求突破

国产机器人核心部件依赖进口 核心技术需寻求突破

近日举行的“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式上,新松机器人公司总裁曲道奎在演讲中提到三个数字:中国市场上,多关节机器人国外公司占90%;焊接领域国外公司占84%;汽车制造领域国外公司占90%。这三个数字点出了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当下的窘境。 
   
  “我把中国工业机器人面临的困境称之为‘三化’——真正的核心部件空心化、应用低端化、被主流市场边缘化。”曲道奎说。 

  这是一个尴尬的现实——数以千计的中国机器人企业只能争抢约10%的市场。更令人无奈的是,国内工业机器人所使用的核心零部件也多由外国公司生产。这些核心零部件主要为“三大件”包括减速器、伺服系统和控制器,“三大件”约占机器人总成本的70%。 
   
  曲道奎称,中国机器人企业面对的问题不是“狼来了”,而是在“遍地狼群”的市场上能否抢回地盘。 
   
  国产部件市场难接受 
   
  “控制器是奥地利的,电机、减速器和伺服系统是日系的,单这些国外核心零部件成本就占到总成本的六七成。”安徽埃夫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下称埃夫特)营销中心总经理张帷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成本高利润就不高,除非能实现大规模化生产,但现在市场需求还不够。” 
   
  埃夫特成立于2007年,是仅次于新松的国内机器人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企业,奇瑞汽车的控股子公司。它的机器人相关产品出货量在国内名列前茅,但一年也只有1000台左右。其中约100台采用国产核心零部件,但这些产品只能卖给关系好的客户。 
   
  “目前国内客户还不太接受国产的关键零部件,除非是关系特别好的。”张帷说,尽管国产零部件价格便宜还有国家补贴,但由于市场接受度低,整机厂商不愿意冒险尝试。“机器人卖出去一年半载不出问题,三四年后可能集中爆发。所以我们也比较慎重。” 
   
  关键零部件,国内客户难接受,使得一些机器人生产企业不得不剑走偏锋。机械臂是工业生产中最为常见的自动化设备之一。一家机器人企业的项目负责人对记者说,“我们企业会生产机械臂的末端执行器,它主要在机械臂末端进行打孔、焊接等工作。执行器重60公斤左右,如果装载在国产机械臂上,精度就达不到打孔、焊接的要求。” 
   
  该项目负责人称,由于外国公司尚未批量生产末端执行器,他们希望在此找到市场突破点。不过,由于末端执行器大多根据企业需求定制生产,单品利润虽高,但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除此之外,行业标准缺位,也是国产机器人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苏州绿的谐波传动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谦对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2011年,苏州绿的向江苏省减速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申请产品检验。出乎李谦意料,当时质量检验中心还没有行业标准,没有标准意味着无法评价。经协商后,江苏减速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联合苏州绿的起草了谐波齿轮减速器行业标准并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最终审批通过,并成为国家标准。 
   
  “这也说明国家看到了行业发展潜力,急需填补领域空白。”李谦语带自豪地说。尽管如此,该公司产品并未因此在国内市场打开知名度。客户常常问李谦,绿的产品是否能达到日系同类产品一半的水平。“我们不服气。我说你可以把日本产品拆下来,把我们装上去,你先用再评价。”李谦说。 
   
  不过,经过三年的发展,绿的产品年销量已从2012年的几百台,发展到今年有望突破三万台,在国内谐波减速器市场占有率超过50%,这让李谦看到了向国际市场进军的希望。 
   
  多路径寻求突破 
   
  目前,在“工业制造2025”和《机器人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利好政策影响下,众多机器人企业都希望借政策东风有所作为。 
   
  11月23日,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盾安环境)宣布向遨博(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遨博智能)投资6000万元,正式布局机器人产业。盾安环境董事长葛亚飞对记者说,作为一名机器人产业投资人,他希望以“技术加产业加资本”的方式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 
   
  “公司有美国田纳西大学机械航空医疗工程系副主任谈金东等专家带领的研发团队。大家研发了好多年才取得了现在的成绩。”人才的引进加资本推动,被葛亚飞认为是推动机器人关键技术突破的主要路径。 
   
  相比之下,埃夫特的突围路径更为宏大,它希望以构建机器人产业链的方式解决零部件难题。埃夫特坐落在芜湖机器人产业园,园区内还有芜湖固高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和芜湖翡叶动力科技有限公司。固高致力于研发伺服驱动器,翡叶动力核心产品是控制电机。 
   
  “我们正在以资本运作的方式整合上下游,控制器方面和固高达成合资,翡叶电机也有合作,减速机也在规划中。”张帷说。 
   
  这与哈尔滨工大工业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想法很类似。该公司营销总监陈志峰透露,他们正在组织技术力量和一定的社会资源来推动核心零部件的研发突破。“这需要机器人产业上下游链条一起努力,包括基础材料企业,当然目前突破的前提条件还需要国家政策扶持和资源投入。”陈志峰说。

来源:网络投稿 报道:于小通
产业热点 政策解读 展会报道
  1. 聚势启新 共创未来 ——2025重庆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新产品发布会隆重举行
  2. 蔡司转台升级方案助力企业突破测量瓶颈,降本增效超预期
  3. 切削刀具正从产品提供走向价值服务
  4. 新能源汽车结构变革与配套机床市场的需求分析
  5. 从上海模具展看数控切削与特种加工的博弈
  6. CIMT 2025:孚尔默创新产品矩阵惊艳首秀 展现“工具全工艺解决方案”硬实力
  7. 汇聚动能 向新而行 ——肯纳金属创新产品媒体发布会在京举办
  8. 西门子第五代SINUMERIK 828D重磅发布, 加速中端市场数字化低碳化转型
  9. 友嘉集团亮相CIMT2025 诠释智能制造新典范
  10. 推进本地化生产,达诺巴特集团升级中国服务
  1. 从CIMT2025看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及未来展望
  2. 五轴加工技术与装备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3. 人形机器人市场迎来爆发 超精密机床成核心赛道
  4. 2025年一季度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5. CCMT2024刀具展品述评
  6. 强国复兴有我
  7. 中国装备 装备中国 走向世界
  8. 国家最新政策,国产工业软件必将崛起!
  9. AI方兴未艾,国内数控系统能否借力开启逆袭之路?
  10. 国家推动实施设备更新行动 机床行业迎利好
  1. 2025(第十一届)航空材料与制造工艺国际论坛
  2. 2025(第四届)新能源航空国际论坛
  3. 2025(第十三届)中国航空推进技术论坛
  4. CMES华机展|天津国际机床展
  5. 2026第47届无锡太湖国际机床及智能工业装备产业博览会
江苏开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钶锐锶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全鑫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丞洋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深圳市金汇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迈萃斯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诺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凯柏精密机械(嘉兴)有限公司
东莞市盛鸣鸿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台中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正代(廣東)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惠州市德瑞科机械有限公司
安微力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德湾数控机床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钜瑞工具有限公司
广州台茂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市凯博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精霸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营销服务| 人才招聘|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京ICP备14047549号-1 Copyright©2001-2014 mmtol.com.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