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 注册
现代机床杂志 2024 第一期

订阅电话:010-80335298
台湾治盛科技G-TOP 昆山雷柏士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维香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欧诺威数控刀具有限公司 四川泰刕斯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常州埃特法斯工具有限公司 北京科勘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昆山涵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工博会 泰劦斯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上海洛友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苏氏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诺伊数控工具 上海翔驰刀具有限公司 德州凯狮商贸有限公司 东莞市川润数控刀具有限公司
首页 » 政策解读 » 人形机器人市场迎来爆发 超精密机床成核心赛道

人形机器人市场迎来爆发 超精密机床成核心赛道

88-12日,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庄火热举办,展会人气旺盛,人形机器人展品及产业未来发展无疑成为最大亮点,吸引了诸多眼球,宇树科技的G1人形机器人完成高强度格斗表演,全球首个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实现跨场景协同作业。

当下人形机器人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中国通过国家政策引导和地方产业扶持,正加速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进程。未来相当长的时期,随着更多资金、技术和场景的落地,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市场进入爆发期,政策扶持力度大

今年以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全面提速。上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5.6%25.5%。截至8月初,我国已有机器人相关企业超过93万家,仅今年上半年新增相关企业10万多家,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约45%

中国电子学会预测,到2030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8700亿元。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预计,2045年后,我国在用人形机器人将超过1亿台,进入各行业领域,整机市场规模可达约10万亿元级别。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和高端制造的重要结合点,得到了国家及各级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

来自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具身智能”列为未来产业,同步强调发展智能机器人。中国政府着手设立国有创投基金,计划在20年内投资1万亿元,培育人形机器人等新产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202310月)显示,2025年目标: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突破“大脑、小脑、肢体”等关键技术,实现整机批量生产,并在特种、制造、民生服务等领域示范应用;2027年目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产业生态具备国际竞争力,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202410月,“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在工信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下成立,重点攻关行业发展共性关键难题,推动具身智能产品落地应用。

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具身机器人及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北京发布的《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未来3年北京将在具身智能领域培育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不少于50家,在三大场景实现不少于100项规模化应用,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深圳市2025年重点产业研发计划:将“具身智能”列为重点支持领域之一,单个项目最高可获3000万元资助,采用“揭榜挂帅”机制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四川省20257月发布机器人产业机会清单,涵盖194个应用场景,覆盖制造、医疗、应急等领域,推动机器人企业对接市场需求,重点支持通用具身智能和关键零部件研发,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重庆市于202412月出台《重庆市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湖北省百亿人形机器人母基金20257月启动,首期50亿元,重点投资“大脑、小脑、肢体”等关键技术,配套建设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提供训练测试、数据采集、小规模量产支持,目标是到2027年,实现整机量产10款以上,突破10项关键技术,产业规模达100亿元。等等。

 

超精密机床需求激增,国产厂商加速突破

具身及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正在对超精密机床市场产生显著的拉动作用。人形机器人量产进程的加速,正在推动超精密车床、磨床、车铣复合机床的需求爆发,超精密机床市场将迎来高端化、智能化、国产化三重增长,成为高端装备制造的核心赛道。

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如行星滚柱丝杠、谐波减速器、RV减速器、精密关节轴承等)对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微米级甚至纳米级),传统机床难以满足需求,因此超精密车床、磨床、车铣复合机床成为关键设备。

比如,丝杠加工:行星滚柱丝杠的螺纹精度需控制在±1μm以内,传统磨削工艺效率低,而高精度数控车床(以车代磨)可大幅提升加工效率,如浙江海德曼的车床可实现0.5μm主轴跳动精度。减速器齿轮加工:谐波减速器的柔轮、RV减速器的摆线轮等需超高精度磨削,华辰装备的磨床可满足Ra0.1μm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随着人形机器人市场的爆发式增长,相关加工技术升级趋势明显加快。车铣复合加工:可一次性完成复杂零件加工,减少装夹误差;高精度结构设计:涉及床身刚性、导轨直线度、主轴跳动控制等;多轴联动能力:解决复杂曲面加工和多轴同步控制难题;新材料加工适应性:钛合金、碳化硅等脆硬材料加工对砂轮选型、冷却系统要求严苛;智能化升级:AI工艺优化、数字孪生等技术提高机床加工精度和效率;自主数控系统开发:华中数控、科德数控通过自研五轴联动系统,实现与主机一体化。等等。在技术升级进程中,国产设备自主研发能力持续增强,比如,埃弗米的GMU系列五轴加工中心通过搭载自研的高性能主轴及高刚性大扭矩GTRT齿轮驱动摇篮转台技术,实现了微米级的高效生产,攻克了人形机器人精密加工难关。

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落地量产,相关设备市场将迎来持续增长。据相关市场机构预测,假设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年产量达100万台,单台机器人需14-112个丝杠,对应车床/磨床设备市场规模或超50亿元。若考虑减速器、关节轴承等部件的加工需求,整体设备市场空间将达到百亿以上级别。

目前高端精密机床仍较多依赖进口(如德国、瑞士设备),但国内厂商正加速突破,国产装备凭借技术突破和成本、服务优势,有望在该领域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享受到行业增长红利。比如海德曼高精度数控车床已进入特斯拉供应链,并供货于国内丝杠厂商(如环动科技、贝斯特)。华辰装备研发的P0级滚珠丝杠磨床(导程误差≤3μm),在3月获福立旺100台订单,用于人形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杠的制造。广东创世纪集团是宇树科技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其T-500U五轴钻铣加工中心和NESIS五轴加工中心等专为机器人关节、骨架加工设计的五轴设备,在一季度实现约1000台销售。等等。



来源: 报道:焦恩泽
产业热点 政策解读 展会报道
  1. 聚势启新 共创未来 ——2025重庆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新产品发布会隆重举行
  2. 蔡司转台升级方案助力企业突破测量瓶颈,降本增效超预期
  3. 切削刀具正从产品提供走向价值服务
  4. 新能源汽车结构变革与配套机床市场的需求分析
  5. 从上海模具展看数控切削与特种加工的博弈
  6. CIMT 2025:孚尔默创新产品矩阵惊艳首秀 展现“工具全工艺解决方案”硬实力
  7. 汇聚动能 向新而行 ——肯纳金属创新产品媒体发布会在京举办
  8. 西门子第五代SINUMERIK 828D重磅发布, 加速中端市场数字化低碳化转型
  9. 友嘉集团亮相CIMT2025 诠释智能制造新典范
  10. 推进本地化生产,达诺巴特集团升级中国服务
  1. 从CIMT2025看工业机器人技术发展及未来展望
  2. 五轴加工技术与装备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3. 人形机器人市场迎来爆发 超精密机床成核心赛道
  4. 2025年一季度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5. CCMT2024刀具展品述评
  6. 强国复兴有我
  7. 中国装备 装备中国 走向世界
  8. 国家最新政策,国产工业软件必将崛起!
  9. AI方兴未艾,国内数控系统能否借力开启逆袭之路?
  10. 国家推动实施设备更新行动 机床行业迎利好
  1. 2026中部(郑州)装备制造业博览会
  2. 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邀请函
  3. 2025(第十一届)航空材料与制造工艺国际论坛
  4. 2025(第四届)新能源航空国际论坛
  5. 2025(第十三届)中国航空推进技术论坛
江苏开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钶锐锶数控技术有限公司
全鑫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丞洋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深圳市金汇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迈萃斯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东莞诺金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凯柏精密机械(嘉兴)有限公司
东莞市盛鸣鸿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台中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正代(廣東)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惠州市德瑞科机械有限公司
安微力成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德湾数控机床科技有限公司
常州钜瑞工具有限公司
广州台茂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宁波市凯博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上海精霸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关于我们| 营销服务| 人才招聘|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京ICP备14047549号-1 Copyright©2001-2014 mmtol.com.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