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蓝驰精密刀具(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海军
自成立以来,蓝驰精密刀具(上海)有限公司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创新技术,在国内外精密刀具市场确立了显著地位。作为专注于高性能切削工具的制造商,蓝驰不仅供应国内多个重要行业,如航空、汽车制造和模具制造,也成功拓展到国际市场,成为国内外客户信赖的合作伙伴。
如何维持行业领先地位?蓝驰精密刀具的总经理于海军近日在采访中分享了个人对企业品牌建设的洞见,并探讨了蓝驰的未来发展方向,全面阐述了激烈市场竞争中的领航之道。
品牌哲学,稳步前行

于总介绍,品牌名“蓝驰”灵感来源于“RUN”“CHINA”“TOOL”三个单词的结合,寓意蓝驰致力于领跑中国刀具行业,正是依托于此形成了蓝驰日复一日追求卓越的品牌哲学。如何彰显?于总将其归纳为引领蓝驰精密刀具不断提升市场份额的“三驾马车”——市场策略、企业文化、团队建设。
市场战略方面,蓝驰经济型“通用系列”铣刀等产品,已服务于全国超1000家客户。蓝驰的产品线覆盖高、中、低端市场,旨在满足从大型生产线到小型车间的需求。这种分层策略让蓝驰的产品覆盖更广泛的市场,并为各市场段提供高性价比的技术解决方案,强化其行业领先地位。
企业文化方面,蓝驰围绕“客户所想,蓝驰所为”核心理念展开。这一服务宗旨确保了公司在产品开发和客户服务中始终坚持以客户需求为核心,通过不断收集与分析客户反馈和市场动态,迅速调整产品方向和服务模式。如此,方能让每位客户真切感受到蓝驰的用心,不仅增强了品牌忠诚度,也促进了蓝驰自身在服务上的持续成长。
团队建设方面,于总认为“学习型团队”是基业长青的根基,通过定期举行技术研讨、创新工坊加强团队创新能力,为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同时,辅以“利润增长,全员共享”的激励机制、“以结果为导向”的过程监控,在企业管理中进一步维持了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团队氛围。

创新为魂,决胜千里
在蓝驰,技术创新是其保持市场领先地位的核心驱动力,对此蓝驰在长期的企业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方法。

于总介绍,近期蓝驰在PVD(物理气相沉积)涂层技术上取得突破。随着涂层线全面投产,大幅提升了现有系列产品的性能,也为接下来的创新研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公司还推出了针对特定加工需求的新产品,如专门针对高硬钢和预硬钢加工的NX和DX系列涂层,可助力模具行业实现技术突破,根据实测提高产品寿命超50%。

谈及产品,于总的感触是“平时要向优秀同行学习,从事刀具行业越久越发现自己不懂的东西越多”。当前,蓝驰倡导“三即三现”原则,收集各种案例进行检讨、改善,从而形成蓝驰自己的技术沉淀,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大量一手参考资料。
除了技术创新,品质也是产品的根本。通过尖端的设备、严苛的标准,按照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蓝驰实现了出色的品控。在具体产品上,蓝驰从精度、光洁度、使用寿命三个维度持续打磨产品,还实施了在线技术支持、虚拟试刀服务,帮助客户在购买前验证产品性能。通过这些举措,蓝驰有效提升了客户的品牌忠诚度。
于总补充,国产替代进口是当前一大趋势,因此蓝驰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动国产刀具持续进步。一方面技术上要追求与国际品牌的等效甚至超越,另一方面通过优化成本结构和提升服务质量,使得国产产品成为国内外客户优选。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推动国产高端制造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真诚服务,放眼世界
“用专业,为客户创造价值”是蓝驰的服务理念,就此于总表示“客户希望我们专业,我们则靠专业来为客户创造价值,所以不光要卖产品,更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加工解决方案”。为了提升客户满意度并优化服务质量,蓝驰精密刀具公司制定并实施了一套全面的客户投诉管理办法和处理流程。公司专门设置了一个流程,确保对客户投诉的快速响应和有效解决,将解决客户问题置于最高优先级。
目前,蓝驰在大力开发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在加强国外市场开拓,以保证业务持续增长。展望未来,面对当前全球制造业的降本增效需求,于总表示刀具行业普遍感受到价格压力和市场萎缩的双重挑战。因此,部分企业选择了以价格为导向的策略,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消极现象。但是,蓝驰仍要坚持将品牌建设、技术创新、真诚服务作为立足市场的根本,如此才能为中国制造作出真正贡献。
于总最后说到,蓝驰目前正秉持着“立足上海、深耕华东、布局全国、辐射海外”16字方针,在加强国内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助力推动全球品牌战略实施。作为行业领先者,今后蓝驰精密刀具还将继续推动行业向前发展,致力为全球制造业的进步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入驻:2025-08-26
入驻:2025-08-26
入驻:2025-08-26
入驻:2025-08-26
入驻:2025-08-26
举办:2026-03-11 至 2026-03-13
举办:2025-12-04 至 2025-12-05
举办:2025-11-13 至 2025-11-14
举办:2025-09-11 至 2025-09-12
举办:2025-09-17 至 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