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至4月4日,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以“赋能工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汇聚全球工业巨头,聚焦数字技术、人工智能、能源转型等议题。西门子作为作为工业AI、数字化转型以及软件定义的自动化领域的领军者,在展会期间发布多项颠覆性创新,并通过西门子安贝格、西门子埃尔兰根等标杆工厂的深度实践,勾勒出智能制造的全新蓝图。
置身于西门子展台,可以清晰感受到“数实融合”的工业未来触手可及。正如门子数字化工业集团首席执行官奈柯(Cedrik Neike)在展会上表示的“实体是基础,是生产、行动的根基,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核心力量;而数字技术则是催化剂,它赋予实体更高的效率,让整个流程更加可持续。”
生成式AI赋能全价值链:从概念到落地的跨越
在今天,像ChatGPT和DeepSeek这样的AI工具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然而,西门子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年代。1973年,西门子获得了其首个AI专利,标志着西门子在智能技术领域的前瞻性布局。1995年,西门子推出了首个基于神经网络的工业解决方案——一个用于钢铁焊接的控制优化系统,这不仅是技术的突破,也可以说是工业AI应用的早期典范。
西门子推出的Industrial Copilot生成式AI助手,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舞台上。2024年,西门子就已经展示了首款用于工业环境中工程设计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西门子Industrial Copilot。今年的汉诺威期间,西门子进一步丰富了 Industrial Copilot 功能,扩展 Senseye 预测性维护能力。赋能客户在从设计规划、工程实施,到运营管理与服务支持的全价值链中高效应用生成式 AI 技术。
“我们正在利用西门子自有的数据来训练模型,并确保这些模型能够不断优化和进步。以往,各部门的数据都是分散管理的,而现在,西门子的数据被整合起来用于训练新的模型,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奈柯介绍道。西门子正在全力推进数字化转型,会将自身所有运营数据、工程数据及不属于客户隐私的非机密数据用于训练西门子的人工智能模型。此外,西门子投入了大量人才资源,更好地推进、集中协调众多AI项目,尽可能多地将AI融入西门子的产品中,以便客户能够真正利用AI来推进转型。
工业基础模型重塑人机协作: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
当下的通用大语言模型,虽然在处理通用互联网数据时表现出色,但在面对工业数据时却时常遇到瓶颈。工业数据具有独特性,涵盖三维设计数据、时间序列数据等多种模态。奈柯指出,工业领域的大语言模型未来应向“工业基础模型”发展,即基于特定工业数据训练的模型。举例而言,通用模型能识别图片内容,却无法回答如何制造图片中的物体、无法编写程序。但经2000个数据点训练后,模型不仅能识别物体,还能指导加工。
因此,工业基础模型需要建立在工业环境中,更加注重开发、部署和维护等过程,帮助客户构建他们自己的模型、调整到适合的使用场景并且让这个过程更加便捷。所以工业基础模型应当更加关注工业化应用,而不是基础模型本身。将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客户的行业知识整合起来,是西门子持之以恒的发展之道。
西门子与微软携手,在Azure平台上共同开发首个基于行业特定数据的工业基础模型(IFM)。这一创新旨在重塑人机协作方式,全面优化生产力、效率和质量。IFM能够处理并理解多维工业信息,包括三维模型、二维图纸、工业数据和技术规范,并基于这些数据生成智能建议。IFM显著加速了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工业场景中的落地应用,有效缓解技术工人短缺问题,同时推动企业实现更高效的运营。
西门子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现场展示1
软件定义自动化:与奥迪共创柔性制造里程碑
软件定义自动化对西门子而言并非新概念。数据中心是虚拟化技术的先行者。在虚拟化之前,数据中心由专用服务器组成,每台服务器运行单一应用程序。这些服务器需要单独管理、配置和扩展,以满足各自应用的需求。虚拟化技术的引入改变了这一局面。它减少了所需的物理服务器数量,降低了能耗,同时提升了IT操作的可见性和可管理性,为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奠定了基础。在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中,这种转变意味着将多种自动化功能整合到通用硬件和软件平台上运行的虚拟机中,并部署在工厂服务器上。
将软件定义自动化引入生产现场,西门子与奥迪携手开启了AI与IT定义自动化的虚拟制造新时代。在奥迪位于 Böllinger Höfe 的工厂,虚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vPLC)这一“工厂大脑”被首次用于实际生产控制。这一突破意味着,控制系统不再依赖部署在机器或机器人旁的传统硬件,而是由远在数公里外的数据中心的虚拟控制器远程运行。西门子也由此成为全球首家获得德国技术监督协会 TÜV 安全认证的 vPLC 供应商,充分展示其在深度融合现实与数字世界方面的技术领导力。这一范式转变为奥迪带来了决定性优势,包括更高的柔性、更快的响应速度,并为迈入 AI 支持的智能生产奠定基础。
西门子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现场展示2
生态合作加速技术落地:Xcelerator平台的开放生态
作为向“ONE Tech Company”转型的一部分,西门子正在对其产品组合、投资战略与组织架构进行全面调整,以扩大创新规模,深度融合软件、自动化与AI能力。通过开放式数字商业平台西门子Xcelerator,西门子将合作伙伴的前沿技术无缝集成到工业生态系统中,推动工业转型。
西门子与埃森哲成立“埃森哲-西门子业务集团”,汇聚约7000名专业人才,共同开发和推广融合工业AI、软件与自动化技术的解决方案,加速各行业客户数字化转型。
西门子与NVIDIA合作,将工业软件与自动化产品组合与NVIDIA的人工智能与加速计算技术深度融合,推动工业元宇宙发展。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西门子展示了与NVIDIA合作的Teamcenter Digital Reality Viewer和Simcenter STAR-CCM+,提升可视化、仿真能力和仿真效率,并利用NVIDIA AI增强工业Co-Pilot操作系统。
西门子与微软深化合作,将Industrial Edge与Azure云平台集成,实现工厂现场到云端的无缝连接,优化工业运营效率。通过采集实时数据并在云端分析,借助人工智能与数字孪生技术,实现预测性维护、提升产品质量并提高运营效率。
西门子与亚马逊云科技(AWS)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智能与可持续基础设施发展。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双方展示了Building X与AWS云服务及人工智能能力的集成应用,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流程自动化,助力客户节能降碳。
强化本地化战略:西门子“中国加速2.0”
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举行的一周前,西门子在中国发布了18款面向中国需求的工业自动化和数字化产品,其中16款实现全面中国化本土研发。这足以彰显西门子以“中国加速2.0”为核心,持续深化在中国的本地化战略决心。以西门子久经市场验证的“数实融合”能力,帮助客户在设计、选型、调试、制造及服务等智能制造全流程实现“一次正确”,助力客户进一步降本增效。
奈柯表示,过去三年,尽管全球工业自动化业务增速有所放缓,但中国市场逐步向好,展现出强劲的潜力。中国正在从“规模越来越大”向“越来越智能”转型,而西门子正以全球领先的自动化和AI技术助力这一进程。未来,西门子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入,推动本地化创新,为全球工业革命注入“中国式创新”动力。
结语:工业革命的下一站
从生成式AI助手Industrial Copilot的落地实践,到与奥迪共创的柔性化制造里程碑;从Xcelerator开放生态的协同创新,到安贝格与埃尔兰根工厂的持续进化——西门子正在发挥着绝对的技术领导力。这场AI驱动的工业革命的下一站,已经到来。
入驻:2025-08-26
入驻:2025-08-26
入驻:2025-08-26
入驻:2025-08-26
入驻:2025-08-26
举办:2025-09-11 至 2025-09-12
举办:2025-09-17 至 2025-09-20
举办:2026-03-29 至 2026-04-01
举办:2025-05-13 至 2025-05-16
举办:2025-03-14 至 2025-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