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国内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需求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发展,平均每年增长率达到37.4%.数控机床在国内已成为机床消费的主流。十二五期间我国内会持续投入,并且加大力度,每年重大专项研发将带动资金投入100亿及以上。不仅带动了我国国内生产数控机床及其数控系统和等相关功能部件的市场发展,也为国内数控系统生产厂商提供不断发展自己的技术空间,扩大国内市场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2015年工信部将启动“智能制造”的专项行动,智能机器人将成为这场行动的切入点。来自政府层面扶持的加码,令机器人这把火越烧越旺。
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机器人、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大数据、新型传感器、3D打印以及由此带来的智能制造技术,正日益成为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由制造大国向强国转变的重要技术手段。
“劳动力成本迅速上涨导致中国工业丢失成本优势。”这一被普遍认可的论调,因“工业4.0”带来工业生产的智能化而变得有失偏颇。
近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706所成功开发出我国首款用于保障数控加工的信息安全产品:“HT706-CNCP数控系统终端信息安全防护设备”及“HT706-CISP边界安全专用网关”。
当前,模具制造的重点发展方向是模具设计、分析及制造的三维化;模具软件功能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模具生产的无图化;单件高精度并行加工;少人化、无人化加工。
2014年12月10日下午,由市基金办联合北京生产力促进中心组织的“数控装备测量及加工关键技术研讨会”顺利召开。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研精机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北一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广宇达成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微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和北京海普瑞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参会讨论。会议由基金办副主任江南主持,市基金办王红主任、北京市科委电装处和北京生产力促进中心有关人员参会。
10日上午,随着由23家企业组成的晋江观摩团结束鲤东精密机械公司车间现场参观,由市经信委牵头组织的第一轮泉州市“数控一代”示范工程项目现场观摩活动告一段落。据悉,11月28日至12月10日,来自全市经贸部门、“数控一代”应用及生产企业、行业协会和金融机构等的200多人通过实地考察,现场感受“数控一代”产品在多个行业领域推广应用带来的惊人变化。
2004年我国的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的产量为51,861.00台。2013年,增长至209,287.00台。据统计,目前我国可供市场的数控机床有1500种,几乎覆盖了整个金属切削机床的品种类别和主要的锻压机械。领域之广,可与日本、德国、美国并驾齐驱。这标志着我国的数控机床产业目前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中小电机是我国工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用范围几乎遍布所有行业,和人们日常生活关系紧密的产品,如风扇,空调,冰箱,洗衣机,小家电,汽车电器等,都是由小电机来驱动的。
能两年举行一次,是数控领域全国一类大赛。本届大赛共有来自全国28个省市的811名顶尖选手参赛,大赛首次以高精度测量仪来测量和裁决比赛中选手所制造的 零件,其精度可达到0.02根头发丝的尺寸,较之以往的手工测定,裁决结果更加精准和公平。经过9天的激烈角逐,徐工参赛的三名选手全部进入全国前十名, 分别获得数控铣职工组第八名、数控铣教师组第九名和数控加工中心(四轴)教师组冠军的佳绩,彰显了徐工这个71年历史产业龙头所拥有的“金牌工人”群体有 着综合过硬的专业素质和实操技。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的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手段。根据数控人才市场需求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对机械制造业人才的需求,结合职业技能培训的特点与定位,经过我中心全部培训的学员能够掌握本专业领域方向的技术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练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熟练进行数控加工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的生产第一线技术的装备制造业实用型人才。
机床制造过程中许多岗位主要依赖工人的体力和技能,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缺少熟练技工人才,难以保障产品稳定性和一致性,促使机床行业越来越多地采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技术来改造传统工艺流程。
美国哈斯公司在美国和加拿大建立了360个“哈斯技术教育中心”,最近又宣布将在欧洲建100家“哈斯技术教育中心”。
2004年我国的数控金属切削机床的产量为51,861.00台。2013年,增长至209,287.00台。据统计,目前我国可供市场的数控机床有1500种,几乎覆盖了整个金属切削机床的品种类别和主要的锻压机械。
在广东大力打造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背景下,顺德伦教依托原有木工机械重镇和玻璃机械重镇的基础,以广东省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镇为抓手,推动“两化”深度融合,让机械装备业从“电气时代”走入“数控时代”。
近日有外媒报道称,随着劳动力等成本大幅上涨,中国制造业的生产成本正接近美国。虽然中国仍将是一个制造业大都会和重要市场,但“中国制造”标签无处不在的日子已成过去。
现代制造业并不是流水线的同义语,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已经开始大规模研发机器人(37.00,0.000,0.00%),希望日后以机器取代某些环节的人工。笔者在汽配厂看到,只要有大量稳定的订单,企业主的第一件事就是购买机械手臂取代人工。
2013年全球激光市场平缓增长,中国仍然是工业激光器和激光系统最为重要的应用市场,这得益于中国实体经济产业持续发展和政策法规的扶持。各行各业越来越多的创新应用推动了中国激光产业的发展。
入驻:2025-05-20
入驻:2025-05-20
入驻:2025-05-20
入驻:2025-05-20
入驻:2025-05-20
举办:2025-09-17 至 2025-09-20
举办:2026-03-29 至 2026-04-01
举办:2025-05-13 至 2025-05-16
举办:2025-03-14 至 2025-03-16
举办:2025-03-19 至 2025-03-22